首页 > 新闻资讯

细说那些名字好听的心理疾病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YYYY-10-12   点击:0

周芸

板栗:最近本喵看书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心理学里,有很多名字听上去很美好的病症呢。

蛋黄:但凡是病症,都不可能美好吧。你说的这种现象,只不过是人类在面对不幸遭遇时,希望用美好的名字来自我安慰吧。

爱丽丝漫游仙境综合征

板栗:是这样的吗?我超喜欢童话《爱丽丝漫游仙境》,有一种心理疾病就用这个童话来命名,听起来好浪漫啊。

蛋黄:当你知道患者的症状后,就不会这么认为了。患这个病的人大多是儿童,他们如果长时间观察一种事物后,会突然感到周遭的事物变大或变小,变远或变近……不仅是视觉,他们听到的声音也会突然加速或者变慢;甚至身体认知也会不协调,比如觉得自己的耳朵突然变成两米长…-.在这些感官扭曲的症状外,还会伴随偏头痛。这些状况让患者除了感到害怕和恐惧,更会觉得困惑。他们的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也会受到影响,当他们跟人分享这种感受时,通常也不被理解,被当作是荒谬的谎言和怪异的思维来对待。

板栗:可是为什么会得这种病呢?真的跟爱丽丝的魔法世界有关吗?

蛋黄:多年来,医学界也一直没有完全搞清病因。只是通过监测发现,当患者进入“仙境”时,大脑中两个区域仿佛被电流击中一般,血液活动异常,这两个区域其中一个管理视觉,另一个管理结构、大小和形状认知。这可能就是产生幻觉的原因。据说《爱丽丝漫游仙境》的作者刘易斯·卡罗尔可能就患有这种病,他创作这部童话时正饱受偏头痛折磨,并把自己的主观感受带入了爱丽丝的冒险经历中。因为好多症状与童话中的情节极为相似,所以J·托德在1955年的《加拿大医学会会刊》上发表文章,把种疾病命名为“爱丽丝漫游仙境综合征”。

板栗:原来如此,这名字太也有欺骗性了。得这种病,还有可能会写出伟大的童话故事啊!

蛋黄:你的重点可能抓错了吧……目前,这种病患者还不少,他们还建起爱丽丝漫游仙境综合征的病友交流网站。据说这种病患者到成年以后大多就自动痊愈了,这可不是你想体验就能体验的。

大雄一胖虎综合征

板栗:好吧,那你说说大雄一胖虎综合征又是怎么回事?直接就用动漫人物给病命名,命名者一定是个日本人吧?

蛋黄:你还真说对了!这个疾病日本心理学家司马理英子在自己的儿童精神问题著作中提出的。针对的是先天性脑机能障碍中ADHD及ADD这类精神官能障碍,表现为注意力缺失以及多动。

板栗:请说猫话,所以,大雄和胖虎.谁是注意力缺失,谁是过动呢?

蛋黄:大雄在书中的性格就是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散漫以及做事常常失败,容易让自己成为被欺侮的对象。而胖虎在书中的性格设定则是冲动、不容易冷静且有暴力倾向,是个霸凌其他同学的过动儿。

板栗:哇,那我身边就有好多的大雄和胖虎啊,真是动漫害人,小孩子都跟着学坏了……

蛋黄:这可不一定啊!书中有许多情节显露出大雄隐藏的坚毅与勇气,而胖虎也拥有强烈的正义感。将这种疾病命名为大雄一胖虎综合征,也只是基于一个典型的印象而已。同时也是在引起人们的注意,可能有的孩子并不是单纯的刻板捣蛋顽皮,而是真的控制不住他自己啊。也许你身边的“大雄”和“胖虎”就跟书中的角色一样,被片面地看待了,他们需要的是专业的治疗和针对性的训练,而不是这些他们不该承受的指责和误解呢。

快乐木偶综合征

板栗:那快乐木偶综合征这个名字总是美好的吧,是不是每天都快乐得不能自已呀?

蛋黃:这种疾病患者倒是几乎不会停止微笑,甚至常张大嘴笑,看上去很快乐。但事实上,他们往往智能低下;有严重的学习障碍;缺乏语言能力;过动或者运动能力障碍;生活无法自理……所以快乐木偶综合征,还有一个名字叫天使综合征,患者就像一个持续快乐的天使,但却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了解了这些以后,再看到他们的笑脸,也许会多了一份心酸吧。

板栗:啊,难怪叫快乐木偶呢,表面看着像天使般快乐,其实像木偶一样可怜啊!那为什么会得这种疾病呢?

蛋黄:据研究,这病是由基因缺陷引起,也就是由母系单基因遗传缺陷即15号染色体q11-q13缺失所导致的。目前,全球有1.5万名患者呢!这种疾病目前是没办法治愈的,只能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地减轻症状。

板栗:啧啧,基因病真可怜,患者的父母也一定更辛苦吧?

蛋黄:是啊,好莱坞男星柯林·法瑞尔的儿子也患上了这种病症,但他认为自己孩子不是残疾。因此他公开了儿子患病的事实,并为儿子是个快乐的小朋友而感到欣慰。平时给人不羁形象的柯林,近年放弃了不少要长时间远赴各地拍摄的电影角色,希望可以花多点间陪伴儿子,这也算是开始了另一种生活吧。

彼得潘症候群

板栗:彼得潘就是那个不愿意长大的小飞侠嘛,得这种病的人是不是也跟他一样啊?

蛋黄:童话中的彼得潘,离开了大人们居住的世界,永远像少年一样的活着。因此,人们就把这种已经成年,但性格和行为却还像小孩子的人称为“彼得潘症候群”患者。这些人不爱与成年人相处,更喜欢一个人玩模型或娃娃,怀念小时候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照。因此他们也称为大孩子(kid ult),即像小孩的成人。

板栗:嗯,听起来有点像现在说的巨婴呢……难怪现在连新闻联播都报道了有那么多的大龄男女不愿意结婚,结婚了的也不愿意生小孩呢,这病有得治吗?

蛋黄:对的,彼得潘症候群严格来说不是一个确诊的心理疾病,而是一种流行的社会心理现象。要让“彼得潘”们认识到“长大才是一场真正的冒险”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在现实世界的磨砺中,总会有一个个“温蒂”带领着“彼得潘”们慢慢走向成熟的,只是时间的早晚和长大的方式不同而已……

板栗:听你说了这么多,我总结出一个道理,名字好听的不一定事实就美好,事实残酷的不一定结局就没有希望。面对不幸,我们还是需要乐观的心态、家人的支持和勇敢的行动才行啊!

转载自科学Fans

首页 公司介绍 新闻动态
Copyright © 2024-2025   版权所有 四川省立中研心理疾病研究院   备案号:蜀ICP备2024080549号